冉高鸣熬夜养生冉高鸣从民间艺人到歇后语小
2021年《奇葩说》第七季的节目中,语出惊人的“歇后语小王子”冉高鸣的出现,让奇葩说原本就多元的辩论风格,增添了一些“民间艺人”的味道。
连身为喜剧工作者的导师李诞,在看到冉高鸣即将上场辩论时都开心的拍桌直呼:“又可以听笑话啦!”
冉高鸣携手他一个又一个的歇后语金句频频冲上热搜,言语表达的风趣幽默中,也透露着他对辩题逻辑的思考,更有着他对生活细枝末节的观察和总结。
马东老师总结了一下高鸣歇后语的表达公式:“一些听起来不是很体面的小动物+人类日常的动作”。
都说喜剧的本质是冒犯的,我们高鸣可以说是把这种冒犯,用歇后语的形式发挥到了极致,比如:
屎壳郎系列
屎壳郎戴面具——臭不要脸
屎壳郎喷香水——不值一文(闻)
屎壳郎打哈欠——臭嘴一张
癞蛤蟆系列
癞蛤蟆娶青蛙——长得丑玩儿的花
癞蛤蟆跳崖——想当蝙蝠侠
癞蛤蟆吞鱼钩——自讨苦吃
癞蛤蟆上高速——冒充迷彩小吉普
老母猪系列
老母猪卡栅栏——进退两难
老母猪敲门——哪儿来的蠢货
老母猪不吃糠——不识好歹
“高鸣,《歇后语大全》不是你出的我绝对不看好吗
!”今年第七季的《奇葩说》,无论是小编自己的观后感,还是身边朋友们的反馈,对于“快乐小子”——冉高鸣的评价,几乎做到了一致的好评如潮。
节目里,我们为那年夏天,在朝阳公园里为了4000元的收入,喝煤油表演喷火的高鸣感到担心与心疼。
可他却在辩论场上,将这段非常辛酸的经历,用一句“我已经喷光了我的阳气,所以才略显阴柔“的玩笑话,轻松带过。
“高鸣喷火”
当我们为高鸣在海洋馆和海狮互动表演的趣事,而哈哈大笑时,却忽视了当时他身后的大屏幕里播放的,是他的同班同学在做实习记者的视频。
他的同学作为实习记者,衣冠楚楚,穿着体面,而他的工作服“衣不蔽体”,相比之下,略带寒酸。
“高鸣驯兽”
当下,他没有继续“卖惨”,而是话风一转,又说到了别处,甚至自嘲“我就是爱钱”化解了空气中隐匿的尴尬。
但听到那句自嘲时,我们每个人心里都知道,高鸣是不甘心的。
面对大学时期的这些经历,可能大家都沉浸在
“冉高鸣怎么这么不正经,名校的学生,不好好学专业,做主持人,却浪费时间去喷火和驯兽”的错误认知里。
但其实在2015年,还在读大三的冉高鸣就已经获得了“全国大学生主持人大赛北京赛区”的冠军席位。
只不过如今看来,这个冠军在他的生命中,已经是最不值得一提的荣耀。
“本质上的我没有变,只是表达方式变了。”
2020年《奇葩说》收官后,冉高鸣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早在《奇葩说》第一季的时候,大二的冉高鸣就参与过奇葩说的海选。被当时的马东老师“劝退”,直言他还年轻,还需要一些经历去锻炼。
两年后的《奇葩大会》,高鸣带着经历“卷土重来”。
但由于太想要证明自己,和用力过猛的表达方式,被“解读”为抱怨和不得体,再一次无缘奇葩说的舞台。
当时何老师面对即将大四毕业的高鸣说了这样一段话,其实也送给正在经历迷茫的朋友们:
“我在你身上看到一种只争朝夕的慌乱感。你大学期间的所有的经历,无论你认为是贫苦也好、不满也好,这其实都是正常的人生体验,你本该以从容的态度去面对,或许能从其中发现一些闪光点,而不是简单的只将它们表达成了一个哀怨的慌乱感。“
面对生活和成长,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措手不及的时候。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学识会增加,阅历会增加,但同时面对未来不确定的慌乱感也会增加。在掌握了我们儿时,对生活“梦寐以求”的选择权时才愕然发现,原来果断地做选择并非是一件易事。
摆在我们面前的道路有很多条,走哪条似乎都可以,但似乎又都各有弊端。所以我们近乎本能的去选择走一条前人都走过的路,高鸣也不例外。
他对优秀前辈的模仿,从造型到表达一处不落,马东老师曾直言在高鸣身上看到过很多人,却唯独没有看到高鸣自己。
两年又两年的准备,让三战《奇葩说》的高鸣重回第六季的舞台,这一季他没有再被劝退,没有在演讲时被打断,他终于可以放心的提笔,再续四年前被搁置的章节。
第六季,面对辩论团人数的弱势,高鸣将自己不服输的执着发挥到了最大。利用自己曾经的生活体验,一切的经历,熬夜通宵写稿,一直改稿直至上场前的最后一刻。
而上一季的努力,虽然没有使他一次性登顶BBKing的宝座,却奠定了他注定要在今年第七季的舞台上大放异彩的阶梯。
这一次,所有人都看到了冉高鸣。
这七年里他仿佛脱胎换骨
,完成了对过去自己的告别,实现了对自我寻找的救赎。这七年里他又仿佛什么都没变,还是那个热情活泼,”毒舌“敢讲,乐于表现自己的快乐保生。
这七年里,我们作为观众,见证了他由“拙“到”巧“的努力。
在一众新老奇葩里,他可能不是学识最渊博的那个,但一定是最执着和最努力的那个。
面对生活给出的辩题,我们不是每次都有选择正反方的权利,生活不会轻易的放过我们
,但我们也不会轻易的放过生活。希望我们都能像高鸣一样,面对机遇,再难也要迎头赶上,而面对挫折,也永远都不失重头再来的勇气。
来源:北京新东方中小学全科教育1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