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柚资讯网

当前的位置是:主页 >> 风水

司马迁为什么抬高项羽贬低刘邦项羽失败的真

时间:2024-01-29 来源网站:蜜柚资讯网

司马迁为什么抬高项羽贬低刘邦?项羽失败的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司马迁为什么抬高项羽贬低刘邦?项羽失败的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相信度过司马迁史记中的《史记·项羽本纪》的朋友们都会有一种感受,完全就是一篇荷尔蒙爆棚的雄文,可以看的出司马迁是多么的喜欢项羽!相比之下再来看看刘邦的《高祖本纪》寡淡无趣,而且这一篇还是在项羽的后面,但是明明是刘邦打败了项羽。司马迁这样对项羽的偏爱导致了后世的舆论,刘邦击败项羽就被弄成了刘邦对英雄的胜利。

但真相真的如此吗?

在“成王败寇”的传统思维下,项羽却被司马迁和后来者成功塑造为美学意义的悲剧英雄,尤其是大宋才女李清照一首“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荡气回肠,令人欷歔感叹。

项羽身材高大,勇武过人,“力能扛鼎”,可谓秦末乱世中一等一的高手,年纪轻轻,就率军起事,巨鹿之战,其他人畏缩不前,他却以破釜沉舟之壮举,大破秦军精锐,“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震慑一群友军,“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此时不过25岁,端坐军中,享受膜拜,俨然已是霸主风范。

他在战场叱咤风云,却又侠骨柔肠,深爱着一个纤弱的女子,即使到了崩溃边缘,还演了一场传诵千古的“霸王别姬”。

他人生最后的谢幕,堪称英雄史诗的辉煌高潮:看重名节而放弃渡江逃跑,身陷重围仍坚持血战到底,拿剑杀死汉军数百人,自身也受了十几处伤,但他仍然没有力战而死。

他在残酷的搏杀中,认出了敌军一个熟人,于是,他喊道:听说你们赏千金、封万户来买我的头颅,我成全你吧!“乃自刎而死”,年仅30岁。汉军涌上来抢夺他的遗骸,居然互相残杀又死了几十人。

这就犹如古希腊神话中英雄阿喀琉斯之死,他中了致命一箭,仍在狂吼搏杀,“特洛伊人听到他的吼声,浑身打战,以为他并没有负伤。突然,他的肢体僵硬起来。他倒在其他尸体的中间。他的盔甲和武器掉在地上,大地发出沉闷的轰响。”

阿喀琉斯倒下后,特洛伊人疯狂涌上来抢夺他的遗体,“阿喀琉斯的死敌帕里斯第一个看见他倒了下去。他喜出望外,不由得欢呼起来,即刻激励特洛伊人去抢夺尸体。许多原来见了阿喀琉斯的长矛都赶快逃避的人都围拢过来,想剥取他的铠甲……”但阿喀琉斯的战友,拼死保护了他遗体的完整。

项羽的部下,却已经全部战死了。项羽轰然倒下,敌人如嗜血的鬣狗一般围拢上来,互相打斗,结果,一人抢到他的头颅,四人抢到他的身体。这五人,后来都封了侯。

这就是凡人与神人、俗人与英雄、酸文与史诗的区别。英雄失败了,他失去生命的躯体,还能给敌人一场大富贵,他的传说并未因为他的死去而湮没,因司马迁神来之笔,流传至今,脍炙人口。

相形之下,司马迁写刘邦,毫无激情可言,纯属流水账。他是西汉史官,写西汉开国之君刘邦,虽竭力遵守政治正确,文字中却仍隐现着对刘邦的不屑,比如刘邦年轻时的流氓行径,“好酒及色”;又如,楚汉之战初期,他被项羽打得各种逃跑,甚至让一群女人来当替死鬼冒充前锋引开楚军主力,自己从另外一个方向偷偷逃跑。

项羽是贵族之后,刘邦则出身市井,后人因此固化了他俩的形象:一个光明坦荡的贵族,与一个不择手段的平民。最终平民赢了贵族,而贵族却赢得历史的尊重。

但撇开对项羽的歌颂礼赞,能够发现,项羽输掉天下,最重要的原因不是他的个性,而是他在无限接近权力巅峰时,进行了错误的制度设计。

是的,相比顺应天命的刘邦,自认为逆天而行的项羽,更容易成为美学的偶像、史诗的主角、悲剧的英雄,除此之外,司马迁对项羽充满了感情,或许还因为自己的遭遇,看中了项羽的孤独,历史洪流,浩浩荡荡,他却逆流而向,试图以一身武力,把历史拉回到注定不可能再回到的旧时代,最终粉身碎骨。

刘、项作古将近千年之后,唐朝大家柳宗元针对当时藩镇割据一方的隐患,写了《封建论》,否定封建制,肯定郡县制,反对复古、泥古与倒退,认为郡县制代替封建制,是历史一大进步。他反复强调,一项新制度出台,取代前一项制度,“非圣人之意也,势也”,不在于人有多么高明,而在于历史大势。

项羽若生在春秋战国,他无疑将称霸天下。然而并非如此。

这就是项羽被刘邦打败的真正原因。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官网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

昆明国旅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