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智慧是不是养元的树立科学养生的理念追
2024年3月20日下午3点半左右,我开车带着妻子到达了溧水体育公园停车场,下车后,妻子就围绕体育公园内走路,我则步入健身中心,在更衣室里更换了跑步的衣服后,就走出健身大厅,于16点25分开始跑步。
我先围绕体育场跑了一圈,然后穿过体育公园的林间小道跑到致远路,接着又跑到国家极限运动溧水训练基地,并围绕着该训练基地跑了近三圈,然后横穿幸庄湿地公园,接着沿途返回跑到了体育公园的体育场,当我跑到11.29公里时,我便结束了当日的跑步训练。
这次跑步,我仍然是一边跑步,一边听书,所听的书是林正先生撰写的《智慧养生:养好血管人不老》一书。
林正先生和我一样,也是一位退休员工。林正先生的这本书不仅是他个人与冠心病斗争并取得胜利的真实记录,更是一份面向所有人尤其是中老年人群的养生保健指南。这本书尽管我在去年已听过一遍,但通过再次收听这本书,让我又增添了一些有关心血管方面的保健知识,让我在养生保健方面又有了以下三点收获:
一、树立科学养生的保健理念
健康的生活离不开科学的养生理念。林正先生认为,要养好血管并延缓衰老,就必须树立科学的防病治病理念,包括追求赚取生命的智慧、对养生保健知识认真学习的态度、把防止心脑血管疾病作为养生重点的思路等等。
一是要有赚取生命的智慧。林正先生在书中写道:“人生不能只有赚取金钱智慧,更要有赚取生命的智慧;人生不能只对工作精益求精,更要对健康精益求精”。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过分追求物质财富的积累,忽视了健康的重要性。因此,林正先生提醒我们,生命的价值远超过金钱,他告诫我们:我们不应该仅仅追求财富的积累,而应该追求赚取生命的智慧。这包括了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保持身体健康、如何在疾病面前采取正确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二是要将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作为养生重点。林正先生指出:“养生的重点就是防止心脑血管疾病,只有养好血管,人才不易衰老”。他强调:心脑血管健康是长寿和高质量生活的关键。要想养好血管、延缓衰老,还应该树立正确的养生保健的思路。这就要求我们做到:认真学习养生保健的科学知识,做对自己的健康负责的第一责任人;运用智慧来选择生活方式,并采取科学的方法,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积极的心态等,共同作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二、坚持适量运动
运动是保持心脑血管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林正先生特别强调,坚持每天快走1小时,对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具有显著效果。
一是关于快走运动的科学依据。
快走是一种温和的有氧运动,能够持续较长时间,适合于各个年龄段的人群。研究表明,快走能够增强心脏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有效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二是关于快走对心脑血管的益处。快走不仅能够提升身体的代谢能力,还能通过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脂,从而对冠状动脉等心脑血管疾病具有积极的预防作用。此外,经常进行快走锻炼,还能够改善人的心理状态,减轻压力,对于维持整体的健康状态非常有利。
三、科学饮食的八条“军规”
林正先生还提出了一套科学饮食的原则,他称之为“八条军规”。这些原则旨在帮助人们调整和优化饮食结构,从而为养好血管、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奠定基础。具体内容如下:
一是食物多样,谷物为主。均衡的饮食应包含各类食物,以全谷物、杂粮为主食,因为它们富含纤维素、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帮助调节血糖和降低胆固醇。
二是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蔬菜和水果富含抗氧化剂、维生素和矿物质
,可以帮助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薯类则是提供能量的佳品,同时也是纤维素的重要来源。三是每天吃奶类、豆类或豆制品。奶类可以提供钙质,有助于维护骨骼健康;豆类和豆制品则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同时也富含纤维素,对心脏健康有益。
四是常吃鱼、禽、蛋、瘦肉
,少吃肥肉或荤油。鱼肉富含Omega-3脂肪酸,有助于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禽肉、蛋和瘦肉是蛋白质的好来源,但应限制肥肉和高脂油脂的摄入,以减少不健康脂肪的摄入。五是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过度的饮食或缺乏运动都会导致体重增加
,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维持能量的平衡和适宜的体重是预防疾病的关键。六是吃清淡少盐的膳食。高盐饮食是高血压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因此控制食盐摄入对于维护血管健康至关重要。
七是饮酒应适量。适量饮酒可能对心脏健康有益,但过量饮酒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应控制饮酒量。
八是吃清洁卫生、未变质的食物。食品安全对健康至关重要,食用未变质、卫生的食物可以避免食物中毒和其他健康问题。
总之,林正先生的《智慧养生:养好血管人不老》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关于个人战胜心脑血管疾病的纪实,更是一本深入浅出、易于理解和实践的养生指南。它告诉我们:健康需要智慧,要明智的选择一种活法;健康需要责任,要对自己健康承担责任;健康需要能力,只有下功夫学习维护健康的科学知识,提高自我健康管理能力,从而有效改善心血管系统,防治冠心病,进而实现健康长寿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