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康复技术体会最美中医药人中医保健
【点击右上角加'关注',全国产经信息不错过】
本公众号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官方微信,如果您还未关注,请点击上方蓝色“中国中医”进行关注
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2月18日,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支援湖北医疗队启程奔赴武汉开展医疗援助工作。疫情就是命令,接到通知,37名医生及71名护理人员踊跃报名。医院经过严格选拔,最终选派急诊科主任王永明、急诊科副主任杨斌、心病科主任胡志耕、肺病科主任张爱丽及全科医师南志勇5名医生组成医疗队,支援湖北。
江苏省淮安市中医院
2月19日,来武汉22天了,在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工作的江苏省淮安市中医院急诊科副护士长马丽婷早已适应了每天穿着防护装备去输液、抽血气、做雾化、戴呼吸机......虽然辛苦,但看到有患者病情好转或出院,她都会觉得特别欣慰
。在众多的患者当中,马丽婷特别关心一位左腿骨折、活动不便的老奶奶,因为担心交叉感染没有家人陪伴,所以老奶奶的生活起居都是医生护士在照顾。马丽婷清楚地记得老奶奶住院的第一天,她送去晚饭,可是,奶奶却说不吃,马丽婷问她:“为什么不吃饭呢?”老奶奶说不饿。
在马丽婷的再三劝说下,老奶奶才说出原因:“我不吃,吃了会上厕所,不方便,你们那么忙,不想麻烦你们。”马丽婷听了心里特别难受,赶紧告诉她:“没关系的
,我们不忙,您吃吧,我们都在这里,我可以随时来看您的!”老奶奶眼眶红了,她握着马丽婷的手说:“谢谢你,你是好孩子!”前两天,老奶奶特别高兴地告诉马丽婷,上次帮她做完穴位按摩之后,晚上难得睡了个安稳觉。看着她脸上洋溢的笑容,马丽婷笑着说:“奶奶
,我们今天再做一次穴位按摩吧!”与病毒作战,有爱就不孤单。马丽婷说:“患者信赖我们,关心我们,因为怕给我们增加负担,甚至不愿吃饭,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付出百倍的努力去照顾好他们呢?”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中国人对农历春节有着特殊的感情,每到新春佳节,大家都会放下工作,无论多远都要回家与家人团聚,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党支部书记、急危重症医学部主任毛峥嵘也不例外。腊月二十七,本该在家筹备年货为农历新年做准备的时候,一场从武汉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迅速向全国蔓延,威胁着无数人的生命健康。
面对日益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毛峥嵘紧急召集急诊科全体成员,投身到防控新冠肺炎的阻击战中。
听说武汉发热门诊病人数量激增,一线医务人员数量明显不足。医院急危重症医学科全体医护人员集体请战
,纷纷要求援助武汉。看着一封封请战书,一条条请战微信、短信,医院经过遴选,确定急危重症医学科张龙、宋国玲作为医院第一批援助武汉人员。宋国玲在出发前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她说,看到党支部书记毛峥嵘身先士卒,各位党员同志冲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她深受感动。从发热门诊的设置布局到疑似患者的筛查隔离,从防护物资的申领发放到值班人员的排班餐饮,随处可以见到毛峥嵘的身影。从腊月二十七开始,毛峥嵘就吃住在医院发热门诊了。这期间,他每天早晨7点开始,要工作到夜里11点多。平均每天的工作时间高达十六七个小时。实在困得受不了,就用几个凳子支成简陋的床躺一躺。
毛峥嵘有腰疼的老毛病,由于工作强度大、休息不好,他的腰疼时常发作。为此,他总是咬着牙,用拳头捶上几十下,感觉疼痛可以忍受了,就又投入到工作中。短短11天,他整个人瘦了4公斤。大家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危难之际方显责任与担当。虽然长时间不分昼夜的工作让毛峥嵘脸上尽显疲惫,但他的眼神依旧坚定。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病人家属看我一直没吃上饭,几次说要给我买吃的”“上午抢救病人十万火急,有家属提醒我要注意保护自己”……傍晚6点的交接班时间,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危急重症科,几位医生简短而匆忙地交流着。
罗柔,该院危急重症科的一名年轻女医生。春节期间,医院接诊的各类患者尤其是发热病人明显增多,罗柔连续在一线奋战多天后,自己也累倒了,经过居家休息,刚刚好一点的她,马上重返一线,与科室的姐妹们并肩作战。面对亲朋好友的叮嘱,她只是从容地回应:“我还好,请一定保护好自己和家人!”
危急重症科“娘子军”战斗力超强。春节本是千家万户团圆的日子,然而在医院,春节大部分门诊不开放,急诊几乎成为了市民就医的唯一通道。正因如此,急诊科医师几乎年年都与轻松的春节假期“绝缘”。尤其今年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甲流、乙流依然多发,加上天气寒冷,导致突发心脑血管病患增多,医院急诊量较往年骤增。没时间吃饭、没时间喝水,甚至没时间上厕所……成了她们工作的日常。在这段全民抗击新冠肺炎的特殊时期,医院危急重症科、急诊科、ICU,组成了一支战斗力超强的“娘子军”,是全院危重病人救治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医院最先接触救治急诊病人的先锋队。“为医则刚”,疫情当前,她们勇敢担起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
2020年伊始,铿锵玫瑰傲寒绽放,只待春满人间!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在四川省援助湖北第一、二批医疗队接管的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里,每天下午住院部11楼康复情况较好的病人在输完液之后,都会被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医护人员叫上一起在病房内打上一套五禽戏,适量活动后,病人的精神头也好了不少。
这样的康复方式受到了患者们的欢迎和好评。刚做完一套五禽戏的张先生深有体会,他表示,大病之后,在身体比较虚弱,肺功能受影响的情况下,通过调养呼吸,做一做符合身体条件的舒展运动,对身体的康复确实有效。大家都说,天天“手舞足蹈”,再配合中药,自己的病情一天比一天好了。
自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接管了10楼、11楼病区以后,根据医院的专业特色,引入了较为成熟的中医治疗手段,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新冠肺炎康复患者李阿姨刚入院的时候,口中尝不出任何味道,在连续喝了四天的中药之后终于尝到了中药的苦味,证明她的舌苔正在恢复味觉,这是病情转好的重要信号。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李阿姨的效果十分显著,目前即将出院,而和李阿姨一样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不少患者也即将康复,回到亲人身边。
据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张传涛介绍,团队最大的特色是把中医中药的一些特色疗法融入到诊疗方案中去。在团队管理的病人中,绝大部分都进行了中医中药的治疗,其中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患者在临床表现等方面都得到明显的改善。
目前,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团队打算根据新冠肺炎患者的症状,继续引入一些传统疗法到临床治疗当中。
海南省中医院
视频拍摄的地点是江汉方舱医院,吴海艳是视频里的一名护士。作为海南省中医院首支援助湖北护理队的成员,在江汉方舱医院开始接收肺炎病人的时候,她就随队入驻了。“当天晚上大约转运了500名患者过来,我负责带他们到各自床位。”她说。
“病人的情绪都比较低落甚至恐慌,病房的氛围也很消沉,很想帮帮他们,为他们做点什么。”回想起那天的情景,她仍然难以忘怀。而帮助患者调整心态也成了当时护理队员们的共同心声。考虑到方舱医院内床位密集,空间小,肺炎患者大部分时间只能躺床上,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她决定先从丰富大家的生活入手,首要任务便是让病人们都“动”起来。平日在医院学习过的八段锦给了她灵感。“肺炎病人不能剧烈运动,八段锦等中医保健功法动作轻缓,养身又调心,正好适合他们。”吴海艳说。
期间,她还邀请了当地的中医专家来到护理队驻地,现场给队员们讲解八段锦的要领,帮助大家规范每个动作。周密的准备也带来了显著的成效,她和队友们第一次在病区里演示八段锦,患者们就纷纷响应,蜂拥参与练习。
内容整理自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微信、江苏省淮安市中医院、中国中医药报、四川日报、海南中医药等
审核:陆静 监制:朱蕗鋆
中国中医
微信号:satcm0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中国中医,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全国产经平台在疫情期间紧急设立全国疫情信息平台,如有发布需求,请联系霍老师,电话:18511001888;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