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的女明星湖北影响力人物剧领军人物夏青
湖北《影响力人物》
夏青玲专访
湖北·影响力人物
时代造就人物,人物影响时代
让世界听到湖北的声音
夏青玲:夏青玲,武汉楚剧院副院长、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武汉戏剧家协会理事,楚剧领军人物,剧院当家青衣,曾获湖北省楚剧艺术节“演员一等奖”;湖北省“牡丹花”戏剧奖;武汉市“江花大奖”; 中国艺术节“文华表演奖”;中国戏剧“梅花奖”.
湖北省级非物质文化代表性传承人,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武汉市著名艺术家津贴、武汉市政府专项津贴。武汉市劳动模范,湖北省、武汉市“三八”红旗手、“武汉五一劳动奖章”、“市优秀文艺家”、“市第九届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标兵”等称号。入选湖北省舞台表演艺术青年英才培养计划、湖北省文联中青年优秀文艺人才库以及省、市“黄鹤英才(专项)计划”.
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她将楚剧唱进人民大会堂,唱响大洋彼岸。成立“夏青玲工作室”以来,对青年演员开展“一对一”传承,教授唱腔,传承经典折子戏《推车赶会》《夜梦冠带》《访友》等;出版了《夏青玲楚剧经典唱段精选》《潇湘夜雨》《双玉蝉》《鸳鸯谱》《哑女告状》等光碟,在《擂响中华》第三届十大青年戏曲等比赛担任专业评委,带领余维刚获湖北卫视《戏码头》栏目“戏码头·中国好搭档”称号,在人才培养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代表剧目有:《推车赶会》《夜梦冠带》《断桥》《双玉蝉》《潇湘夜雨》《哑女告状》《三月茶香》《万里茶道》《向警予》等。
楚剧楚剧,湖北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楚剧,旧称哦呵腔、黄孝花鼓戏、西路花鼓戏,是湖南流行的哦呵腔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孝感市一带的山歌、道情、竹马、高跷及民间说唱等融合,形成一个独立的汉族地方声腔剧种之一,1926年改称楚剧,距今已有一百五十余年的历史。楚剧主要流行于武汉、孝感、鄂州,黄冈、荆州、咸宁、荆门,宜昌、黄石,随州十地市五十余区县,是湖南、湖北地区具有广泛影响的地方剧种。
夏青玲说楚剧其实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从京剧和汉剧上汲取了很多的经验,像楚剧的服饰、舞台装扮和乐队,几乎全部都是向京剧和汉剧学习的。
楚剧在音乐上不同于其他剧种,楚剧的音乐有三大板块,最主要的就是板腔体系,有小调、有高腔。楚剧最早的音乐性其实是不够强的,之后沈云陔大师,在剧种的发展嗯史上,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把高腔融入了楚剧音乐里边,丰富了楚剧的音乐元素。多样化的音乐元素丰富了舞台上人物的各个行当的表现,包括对于舞台上角色喜怒哀乐等不同形式的展现。
与楚剧的渊源对于夏青玲那一代人,大概是在他们十一二岁的时候,传统戏曲最受欢迎,其火热程度不输现在的流量明星。夏青玲的父母非常喜欢听戏曲,年幼的她在父母的影响下,跟着广播竟然会唱一些选段。父母发现她天资聪颖,于是就将她送往了武汉市艺校,因为夏青玲天赋优异,而且是艺校缺少的那种地方语言的演员,终于以特招生的身份进入了武汉市艺校。
夏青玲说:“我当时是不敢想象的,一个农村小孩能够进入大城市,而且还是武汉市艺校。”
天时地利人和,在父母的影响,自身的天赋以及努力下,夏青玲成功地走上了楚剧的道路。
楚剧唱腔的转变因为是特招生的缘故,夏青玲的学习并不容易。同学们已经三年的基本功,全部基础都已经打好了,而夏青玲需要重新进来,虽然有天赋,但是这些基本功还是要练的。
对于夏青玲来说,骨头都比较硬了,但是坚韧的性格使她没有放弃,艺校的老师也会一对一地给她练功。所以在艺校的三年,在自己的努力下,给以后的演出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但是有一个问题困惑了夏青玲很长一段时间,就是一些观众觉得楚剧不好听,这使她在唱楚剧的时候心里总是很不安,也觉得唱得不好听。在之后的艺术成长道路上,她渐渐意识到了声乐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夏青玲找到了歌唱家刘重学习声乐,后来又拜在歌唱家刘家宜门下。在老师的帮助下,她将声乐的发声方法、民歌的演唱方法和楚剧的唱腔融合,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演唱方法,唱腔好听又不失楚剧的韵味。
在学习声乐的道路上,有一个痛苦的过程,就是要把之前所有的演唱习惯全部都丢掉,以一个全新的用声乐形式来演绎楚剧的唱腔,同时要让观众觉得是在唱楚剧,而不是在唱歌。怎么样融合又成了一个问题。在长久的摸索中,夏青玲给出了答案:“一定要掌握传统,提倡了守正创新。把传统的掌握之后,不管再怎么样学声乐,怎么样学唱歌,融合到戏里头,跑得就不会远。”
唱腔的进步,需要演员在台下千锤百炼,去摸索,在自己练习的时候去找到这样的一个声音状态。思考,才能继续让艺术进步。
楚剧——《万里茶道》万里茶道是19世纪一条横贯亚欧大陆的国际古商道,其沿线的历史遗存丰富,具有极深的文化价值。武汉则是这条万里茶道的端点,在这个大背景下,武汉楚剧院创作了大型原创楚剧《万里茶道》。
这部剧以行走于商道上的汉口商人为原型,讲述清朝年间大汉口茶叶商号“大河兴”的东家三娘玲珑和掌柜叶天韬因茶结缘、因茶生情的故事。
这条古道唤醒历史记忆,延续昔日辉煌。古老的“万里茶道”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正重焕生机、再现芳华。
夏青玲在其中扮演女主角玲珑,她用优美的唱腔,将这部剧唱到了中国的最北边的呼和浩特,也唱到了最南边的海南,所到之处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夏青玲表示,自己塑造了一个从武汉走到俄罗斯的汉口女人,以茶道写“人”道:“从她的身上可以看到这条道路上商人们经历过的艰辛以及诚信的精神。从题材的角度来说,展现了地域特色的人道、茶道、商道,也塑造了一群有情有义、不畏艰辛、勇于开拓的汉口人形象,给予观众更深层次的引导。”
传承和发展对于楚剧的传承,夏青玲强调最多的就是人才:培养人才,保护人才。
要以最优质的资源来培养人才,请到优秀的老师来给他们打基础。而且要吸收各剧种的优势的东西来补充到现在楚剧的演员身上。
要将更加理解演员的不易,给人才建立足够的安全感。需要大家真真正正能够来关心艺术,愿意把这门艺术做下去,需要领导,能够把这些院团,专家,包括人事来聚合在一起,只有保护人才,才能留住人才,才能把这个文化艺术发扬下去。
虽然戏曲所面临种种实际问题,但是广大的戏曲艺术家们还是会克服千难万险,实现戏曲剧的保护与传承,让这一古老的文化流传千古!
湖北·《影响力人物》
节目秉承“记录与发扬湖北精神,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宗旨,将邀请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精英翘楚,坐而论道。节目力图穿越风云际会的有限时空,将嘉宾的人格力量和社会价值作为节目的终极呈现。
感谢您的关注
湖北·影响力人物
新浪微博:@湖北影响力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