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柚资讯网

当前的位置是:主页 >> 体育

良子生活常识儿童的教养藏在每一个生活细节

时间:2024-05-06 来源网站:蜜柚资讯网

最近大热的纪录片《他乡的童年》让很多观众比较深入的认识了我们邻国日本的幼儿教育的观念和一些令人震撼的细微之处。我在之前的文章 《10000+和1000+的幼儿园差在哪?中日园长爆料学校除了拼硬件还拼啥》中特别解读了这部纪录片中的第一集。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

威尔逊氏病

,我脑海一直在浮现片中冢幼儿园园长的一句话"方便他人,是我们日本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点。"这是记者观察到幼儿园教室的门被设计者故意做得不容易关严实时,采访园长时,园长的回答。

在我国,很多妈妈都对孩子不爱与人打招呼、从不收拾自己的玩具衣物、还喜欢在公众场合大声说话让自己感到难堪。所有妈妈都不愿意被人批评自己孩子"没有教养"。

3-6岁的儿童是培养良好生活、学习习惯和建立规则意识的重要阶段,因为这个时期,孩子从家庭生活开始进入集体生活,需要逐渐学会遵守很多约定俗成的规则。所以,家长们在孩子的这一成长阶段,帮助孩子养成一个好习惯非常重要。

而日本的教育,是从幼儿时期就开始渗透一种规则意识、礼仪规范。从幼儿园的水龙头、草坪、到饭桌、再到学校的传统文化课程,处处让人感受到了日本人在教育上体察入微,将教育融入到了每一个细节之处。是什么让日本人能如此遵守规则?除了父母老师的言传身教,他们还有哪些途径,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和遵循社会秩序和礼仪规范呢?

养育出一个懂礼貌,有教养的孩子,恐怕是每个家长的美好愿望吧!在畅销绘本《儿童教养》里,作者展示了儿童日常生活中各种情景下的行为的正确示范。当我偶然的一次在供货商的朋友圈中看到这套书,就毫不犹豫的给孩子购买了一套。当我打开这套书,果然没有让我失望。

这套书的作者是日本自由绘画撰稿人峯村良子,因其对儿童与社会等题材的敏感性,并且善于创作图鉴类内容,她的许多面向儿童的知识类图书是日本童书市场的畅销品。这套《儿童教养》是伴随日本儿童长大的"国民儿童礼仪培养读本",在日本畅销17年,重印13次之多。可见,这套书在日本儿童礼仪培养教育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作者体察入微,教养在细节中体现人文关怀书中有几个场景让我影响深刻:

不欺负人:你自己拧自己一下,很疼吧?被欺负的同学同样是人,也会和你一样疼的。即使你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但是欺负人是很卑劣的行为。如果被欺负的人是自己,你就不会再欺负别人了。停止欺负人也需要勇气。

帮助有困难的人:先打招呼,确认这个人需要帮助时再伸出援助之手。对于有残疾的同学,不要什么事都帮忙,只需要帮助他不方便的那一部分。

老人不是小孩:不要用对小孩儿说话的口气对老人说话。老人有困难时再伸出援助之手,不做多余的事。

这几个场景都透露着很深刻的道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好心办坏事。要懂得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切不可自作聪明。

三大亮点,是值得家长和孩子亲子共读的实用工具书:一、 绘本分门别类并囊括了儿童日常生活中所应学习的礼仪知识和生活常识

这套书共有四册,分别为《待人接物》《餐桌礼仪》《出门社交》《日常生活》。全书用76个场景,将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一一列出,真可谓是一部儿童教养和礼仪方面的教科全书。家长和孩子可以快速查阅自己想要了解的礼仪知识和生活常识。

在这套书中,甚至连一天之中从早上起床之后的洗脸刷牙、编辫子、系鞋带、吃早饭等等生活琐事都有涉及。简直是太全面太周到了太贴心了。

例如:《待人接物》这册中,"各种打招呼的方法,你会说话吗?"这个章节中介绍了日常生活中各种打招呼的方法。早上见面说什么、吃完饭说什么、出门时跟妈妈要说什么、见到邻居说什么、见到生病的朋友又要说什么等等。我们日常很少去这么系统地教育孩子在什么场合应该怎么打招呼吧?这本绘本就是做到了这么细致又贴切生活。

反观我们的孩子,经常是出门不告知父母,回来也不打招呼。《弟子规》也讲:出必面,返必告。基本的待人接物礼仪,是古今中外共同需要学习的。

又比如在《餐桌礼仪》这册中,就罗列了在家吃饭和在外就餐,以及在日本餐厅和西餐厅就餐都有哪些礼仪规范。真的替我们家长做足了礼仪教育的功课。就餐礼仪在我们国家,过去还是非常重视的。很多70后80应该还有些记忆,比如要等就餐的人全部到齐,且等长辈动了筷子才能动筷;还有吃饭不能吧唧嘴;不能用筷子敲碗等等。只是现在,我们越来越淡化一些就餐礼仪了,加上很多家庭比较宠溺孩子,一些规矩什么的,几乎都废弃了。我在之前的微头条中也发过一篇,3岁小女孩坐在茶几上吃饭,父母却不阻止还引以为豪在朋友圈炫耀的文章。

在外就餐,因为不懂得礼仪而引发的新闻事件也不少。例如男孩在火锅店把火锅汤撒到一名女食客脸上致对方毁容的新闻。

图片来自网络,与文中新闻无关

小男孩和家人在火锅店就餐,趁着大人们举杯喝酒的时候开始在火锅店里到处乱跑,时不时就把服务员刚给客人倒好的茶水故意给撞翻,大吼大叫着,还趁乱去踢其他人的桌脚。被旁边的人骂也不听。男孩钻到邻桌两个女孩就餐的的桌底下,想去偷个女孩放在桌上的手机。女孩儿自然把手机收了回去

去美国看病的中介排名

,男孩不开心了,跑去跟妈妈告状,指着两个姐姐:"他们不给我玩手机!"妈妈对他说:"哎呀,你就跟姐姐好好说,让她借你玩一会儿。"熊孩子又跑了过去,试图再次拿手机。不给是吧?他干脆站上椅子,往女孩的火锅里吐口水!俩女孩子被吓到了,赶跑熊孩子后,告诉了他的父母,父母一脸无所谓地说:"小孩子嘛,不懂事啦,让一让不就好了。"后来老板给两个女孩换了汤锅,熊孩子呢?他趁着一个女孩子起身去厕所,趁着对面女孩子不注意将滚烫的汤锅对着女孩子的泼了过去!所有人都惊呆了,女孩哭都哭不出来……火锅店老板说半边脸严重烫伤,一张脸蛋算是毁了。

如果这个孩子的家长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如果孩子妈曾经给孩子看过这本《餐桌礼仪》,也许这样的惨剧不会发生。

二、 情节展现贴近生活,接地气,拿来就能用

过去

海外就医服务中介有哪些

,很多人出门旅游都喜欢在某个标志物上刻上"到此一游",还有的人在参观动物园时,喜欢给动物们投掷食物。

在《出门社交》这册中,关于去旅游景点的情节,就描绘了一些在景点不被允许的错误行为和正确的做法。

每年央视在旅游季都会播放文明旅游文明出行的公益广告,而一些不文明的旅游现象也屡见报端。今年暑假,我们一家人去黄河边游玩时,在烧烤区,看到很多游客遗留的食品垃圾和一次性纸杯、竹签等等。我和丈夫感叹:国内想做免费的景点其实真的挺难的,因为人们总是要乱扔垃圾,这样无形中增加了景区的经营成本。而当景区开始收费了,人们又开始抱怨了。在人们一边抱怨生活成本高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如果大家都能自觉保护环境,我们的生活成本其实是会下降的。比如逛超市带上环保购物袋取代塑料袋,买早餐带上饭盒取代一次性饭盒塑料袋等等。

三、 绘本附带儿童习惯养成目标小工具

学到多少不是最终的目的,一切的学习都必须学以致用。所以这套书也非常贴心的为小读者设计了"世界小公民的7个生活好习惯"打卡表格和小贴纸。每天完成一个表格中的行为,就可以用一张贴纸来做标记。相信我们的孩子,通过日复一日的坚持,一定会养成一个习惯良好的小绅士和小淑女了。

穷养富养不如教养,一个人在社会上是否能被人尊重,跟他有多少财富和什么身份没有什么关系。我们会对害怕自己身上脏而空着座位不坐的农民工心生敬佩,却对坐高铁霸占占位子和列车员争吵的市民嗤之以鼻

安德森癌症中心看病需要多少费用

。"教养"源于生活的点滴,儿童教养是言传身教的行为准则。

当应试教育日渐僵化,经济与道德日益割裂,"教养教育"则成为了拉紧文明的绳索,坚守着文明的底线。

《儿童教养》既有东方式的长幼有序,也有西方式的边界和秩序,它还被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中国出版协会少儿读物工作委员会、图书馆报联合推选为"2017十佳绘本"。希望您能和孩子一起看一看这套绘本,我相信,一定对您和孩子都有所助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