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柚资讯网

当前的位置是:主页 >> 体育

养瓢虫宝宝当宠物撸猫撸狗你见过撸花大姐的

时间:2025-01-06 来源网站:蜜柚资讯网

常见“撸猫撸狗”,见过把瓢虫当“宠物”养的吗——每天观察它们愿意吃什么,为它们收拾“窝”里的粪便,及时隔离它们不愿照顾的“宝宝”,生怕被大的瓢虫吃掉……

A什么人会有这样的养宠“爱好”?

叶甲、小咬越来越抗药,瓢虫能否胜任天敌?

2017年9月初气温偏暖,小咬大量繁殖成群,“一去公园直糊脸”成为话题。喷洒药剂等化学防治手段杀虫,对会飞的小咬来说效率不高。经历过一夏天几轮杀虫剂后存活下来的,那都是生命力格外顽强的。

难道小咬没治了?

小咬的学名叫蚜虫,并不是生来会飞,幼年时无翅阶段的蚜虫几十只、上百只成群聚集在树叶上啃食内部的汁液,给园林植物带来很大伤害,市园林科研所一直想对蚜虫的天敌进行详细观测、研究。

瓢虫吃无翅阶段的蚜虫和榆绿毛萤叶甲、榆紫叶甲的幼虫,这些书本上的知识,虽然园林工作者们都知道,但瓢虫究竟有多大的食量?它们的习性如何?哈市的城市园林界没人详细实验过。

市园林科研所就在今年春天抓回来一些瓢虫,开始对它们进行生物学特性观测,实验它们能否应用到“虫吃虫”的生物防治上。

B瓢虫爱“吃肉”连自己“宝宝”都吃

爱吃“肉”的瓢虫,有时连自己生的卵都会吃掉。4月末,抓回来的50多只瓢虫被放在了一个大容器中,市园林科研所科研人员和巍与刘占国发现瓢虫不仅不认亲,抢食还很凶。他们从容器中把两两交配的瓢虫拿出来成对喂养,方便更仔细地观测和记录。

他们每天从公园采来虫害树叶,一片长满上百只蚜虫幼虫的树叶放进饲养瓶中,一对瓢虫两天就能把树叶上的蚜虫吃得精光。瓢虫食量不小,排泄也频繁,用不上3天饲养瓶里满是“黑点”,虽然瓢虫很不讲卫生,但它们都会找一个干净的地方产卵。为此,和巍、刘占国每两天就把饲养瓶清洁一遍,并把瓢虫产的卵单独拿出来繁殖。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测,他们发现生活中最常见浅黄色、橘色、黑色带斑点的异色瓢虫和个头小一些的龟纹瓢虫食量最大,每只一天能吃40只蚜虫左右。

对于个头与瓢虫差不多大小的榆绿毛萤叶甲、榆紫叶甲幼虫,一只瓢虫吃起来有点力不从心,但在饿了3天后,瓢虫会蜂拥而上群起吃掉。

C 瓢虫温室实验 蚜虫差点被“团灭”

瓢虫的产卵情况、取食习惯等生活习性被一一记录。和巍、刘占国把繁殖出的30只瓢虫,放到了市园林科园所的密闭温室中试验。温室中有近百盆绿植,试验前,刘占国观测30多盆绿植都有蚜虫和粉虱虫害。

瓢虫投放后的一周,有蚜虫和粉虱虫害的绿植减少到10盆左右,同时瓢虫还会在一些绿植上繁殖。又过一周,温室内有蚜虫和粉虱虫害的绿植只剩下2盆。

至此,瓢虫生物学特性观测取得阶段性成果,对园林植物的生物防治进入实验阶段。

D生物防治将在哈市园林首次应用

每年春末至秋季的哈市园林季,蚜虫、榆绿毛萤叶甲、榆紫叶甲等园林植物虫害都会伴随发生,药剂防治虽然会当下见效,但也会杀死益虫并让害虫产生抗药性。

那么,到时直接放出瓢虫就可以了吗?市园林科研所所长祝长龙说,瓢虫繁殖生长期间会大量吃掉蚜虫等虫害,因此,在有虫害的树上投放带瓢虫卵的虫卡,比直接投放瓢虫成虫效果更好。

“虫吃虫”的生物防治原来广泛应用在农业领域,我国南方水果产区有曾用过瓢虫防治果树虫害的案例。东北林业大学园林专家说,此次瓢虫生物学特性观测实验保护手段不仅填补了哈市园林植物的生物防治空白,还将完善生物链,从环保和园林植物长效管护上更有意义。

工程建设与设计杂志社

大众文艺杂志

科技与创新官网

科技创新与应用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