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县玉章电器维修部竹姓探源竹氏家族
竹姓探源
2017-08-15文/观音竹家
竹氏中华文化研究院
孤竹地名:
古孤竹先民所在地有一种来往于水陆之间的鸟,雌鸟叫一声音guzhu,雄鸟就答一声gugu,古代先民人以guzhu称呼自己的部族,部落整个活动之地也称为guzhu,以gugu称呼居地之山岭。后来中原人以汉字记其音,把此地写作"孤竹",把其山岭写作"孤孤",现在卢龙县西南部仍有一座山叫"孤孤岭"。那为什么用鸟的声音当作地名呢?老人们说:"有鸟雀在旁边叫着,就表示没风没雨,没狼嚎没虎啸,日子安定;另外,一公一母,你叫一声,我答一声,就好比一家子过日子和气吉利。"用现在的语言来讲,可以说这个国名表达了远古先民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和祈盼安定祥和的淳朴愿望。孤竹古城在现场在滦河与青龙河汇合地域,即现今的迁安市、卢龙县、滦县三者交界处,以及三县(市)所辖地区。

孤竹国名:
上古时期,炎帝后裔第十五世孙墨如,因见识多广,倡导治水,大禹拜墨如为师,大禹之子启建立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之后,把孤竹地封给墨如的儿子胎初,为孤竹侯,胎初就以父名为姓,称墨胎初,世代相传以孤竹为国名,以墨胎为姓。到商朝时孤竹国是仅次于商的最大的奴隶制国家,后渐衰。商汤时期,商王加封孤竹侯为孤竹君,自此传到第九代的孤竹君名叫墨胎凭,育三子,长子墨胎允,字公信,谥号伯夷;次子不详,有称仲子、子朝,文;三子墨胎致,字公达,谥号叔齐。成语夷齐让国,即指此伯夷叔齐二位古老先贤。

孤竹国介绍:
孤竹国起于夏,兴于商,衰于周,灭于春秋。在商朝,孤竹最强大的时候,孤竹疆域曾远达辽宁朝阳地区。夷齐让国与武王伐纣,恰为同期,约在公元前11世纪商王朝灭亡前后。冀东东部是孤竹国的重要地区,孤竹国在冀东所属地域,包括现在的唐山市区东部、迁安市、迁西县、滦县、滦南县、乐亭县、卢龙县、昌黎县、抚宁县和秦皇岛市区。北宋乐史编著的《太平寰宇记》载:辽宁朝阳地区"殷时为孤竹国,春秋时为山戎之地,战国时其地复属燕。"《辽史·地理志》载:"兴中府,古孤竹国,汉柳城县地(旧县名,在今辽西锦州边界)。"那时的兴中府在现在的辽西。该《地理志》又载,"营州,本孤竹国"。营州地跨现今的冀东东部和辽西的广大地区。由上可见,孤竹国兴旺时期,其疆域已达现锦州以西及朝阳广大地区。

孤竹氏、竹氏:
商末,孤竹君长子伯夷、三子叔齐相互让国,兄弟结伴逃山林隐居,孤竹君仲子文继国。武王兵伐商王纣,伯夷叔齐冒死阻拦武王伐商车马。商亡后,伯夷叔齐不食周室烟火,饿死首阳山中。周代商后,周王分封了新的孤竹君,自此国名仍为孤竹国,举国皆称"孤竹氏",或"竹氏"。但,自此国式渐微,至春秋时期,孤竹国被齐桓公灭国,竹氏后人一支流亡西域,后来建天竺;另一支入西南,最后成夜郎之主;还一支进现在辽西地区,逐步融入古代北方民族,甚至融入古朝鲜。

老马识途典故:
东周列国时期,春秋五霸之齐桓公兵伐孤竹(此时的孤竹国已是小国),孤竹国搞了我国最早的"空城计"。齐军中计,误入"旱海"。"旱海"又谓"迷谷",乃沙碛之地,一望无水草,十分荒凉,又遇大风,飞沙走石,天昏地暗,东西南北茫然不辨,齐军大败,面临灭亡,齐桓公大惊曰:"如此绝境,如何得出?"上卿管仲进言:"臣闻老马识途,可择老马数头,观其所往而随之,宜可得路也。"上卿隰朋建议,顺蚂蚁找水源,依其言,果然先找到水源,又择老马数匹,纵之先行,委委曲曲,遂出谷口,化险为夷。《永平府志》载:"迷谷在府城(今卢龙县城)滦河西20里。"志中所指就是现今的迁安市南部与滦县北部接壤的地域,至今两县(市)交界处还有一村庄称"迷谷",据传是齐军误入"旱海"之入口处,"老马识途"典故原出之地。

竹姓:
齐桓公循蚁找水,靠老马识途,反败为胜,一举灭孤竹国,孤竹后人有一支流亡西南,若干年后孤竹后人成为夜郎之主。夜郎国兴起于夏朝时期,是一个较强大的奴隶制君长国,首先历经武米夜郎、洛举夜郎、撒骂夜郎三个时期,后来一位叫金竹的孤竹后人掌握了夜郎的军政大权,被推举为夜郎盟主,建立金竹夜郎。金竹夜郎统治时期是整个夜郎国有史以来最强盛的时期,也可能是夜郎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金竹统治夜郎国始举国姓竹。至汉元光五年, 汉武帝封夜郎时任盟主竹青为夜郎王,夜郎国于后汉时王朝终结。

汉武帝诏书:
上帝眷命 圣旨朕诞膺大业 志在中兴 外夷来贡 唯尔竹青 狎小王命 自称侯爵 遣诏使之往临 无表词之来上 本欲帅兵征讨 命将辟除 但念自古迄今 兵无两胜 战无两败 假尔胜朕输则满英雄之志 若朕胜尔输反为豪杰之耻 为此诏示朕 以罢兵为强 悯生民之疾苦 尔以尊王为胜 免士卒之艰辛 朕为天下之主 尔为一邦之君 共享太平 岂不宁哉 爰稽彝制 载锡真封 今遣王恢齐印加封尔为夜郎王 于戏保民而王 缵荣怀于舊服 为忠爱臣作屏翰于中土 自今从后 无替朕命 今兹诏示 想宜知悉

现竹姓分布:
自竹青封夜郎王,君临一方,共享天下太平,竹氏子历代相传,人才辈出,汉有下邳侯相竹曾,东汉有擬阳侯竹晏,后周有节度使竹奉璘,唐朝宣州刺史竹承构,南唐有竹梦松,明代有竹祥,太仆寺少卿;清代有竹缘猗进士。尤其是明时四川芦山竹密与其父竹会阳父子同榜进士,皇帝册封为奉直大夫,青史斑斑可考。
竹氏经3600年洗礼,薪火相传,今北京,山东平度、昌乐,山西大同、万荣、长治,陕西韩城,四川雅安、成都,云南河口、陇川、河南固始、浙江嵊州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僳僳族、仡佬族等皆有此姓。

川西雅安芦山竹氏:
山西入川第一祖,竹公八祖,原名竹真,山西蒲州府荣河县(现属山西万荣县)明阳里廓下村人,真之大父乃元仁宗时福建汀州府参军副使,因奸臣之乱,解甲归田。真祖于元顺帝时武举翰林学士兵部右侍郎,任汴梁行省留守左丞,因避讳,去其半名,更名竹八。元末,八祖归附大明,调成都卫,南征云南各地二十载,升总旗,云南平定后亡,长子竹斌封成都龙泉卫右卫指挥使,竹斌亡后无,八祖弟竹信应总旗,征松潘、建昌等川西各地,阵亡,八祖堂侄竹友亮及友亮子竹升、友亮孙竹英,祖孙三代先后俱阵亡。取八祖季子竹十二自山西荣河县赴川袭指挥使,幼征建昌(今西昌)失利,降封世袭百户长,屯新繁右所。十二祖故,子竹铭袭百户,奉旨移守雅州府芦山县赐铁券,自此世居芦山。故,竹氏山西入蜀第一祖为八祖,芦山始祖为铭祖。始祖铭衍道昌道晟二子、凤翔篪籌湧篙源简正十孙,再历明清两代,人丁兴旺,文官武将倍出,官居西南各地。现川西乃至西南各地竹氏,绝大多数皆源自芦山。
如:咸丰七年,竹公铭祖第十三孙竹笏携子玉章迁居成都大邑敦义。2017年8月,大邑竹笏后人回到芦山在芦山竹氏古建筑前与芦山亲人合影留念。下图从左至右为芦山21世权文,芦山19世正春,大邑20世绍玉,大邑21世建君、自豪。
本期责编:竹世科
- 上一篇:充电器维修团队菏泽有位师傅维修电动车充电
- 下一篇:定本育儿百科新手宝妈养娃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