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容易出现情绪感冒隆冬
冬季容易出现情绪感冒隆冬
有关专家称,冬季容易出现情绪感冒。冬季,每逢冷空气过境,因受凉而引发感冒的人数就会大增,所以,冬季里总流行着一句关怀的话语:“多穿点衣服,别着凉感冒了!”事实上,进入冬季后,人的精神和情绪也容易“感冒”。下面,我们且看看专家们是如何对此做解释的吧。
据北京各大医院的心理科统计,冬季里,各医院抑郁症的门诊量都显著增加。抑郁症可谓最严重的“情绪感冒”了,而一般的“情绪感冒”,只是轻微的情绪障碍。主要表现为心情不佳、忧伤、悲观、焦虑、食欲降低、睡眠质量下降等。
为何冬季容易出现“情绪感冒”?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几乎都与冬季特有的气候有关。
昼短夜长的冬季,日照时间的缩短,这是情绪“感冒”的主要诱因。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在人的大脑底部,有一种叫松果体的腺体,能分泌出一种“褪黑激素”,这种激素能诱人睡眠,使人意志消沉,生出抑郁不欢之情绪。夏日和初秋,由于阳光充足,这种“褪黑激素”分泌较少;入冬以后,由于日照时间减少,强度减弱,这种激素分泌较多,从而使人的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受到抑制,人体细胞就会“偷懒”,人的心情自然就容易低沉消极,精神也容易萎靡不振。这就是古人说的“天昏昏兮人郁郁”。
花木凋零、草枯叶落的冬季景致,也容易使人产生凄凉、苦闷、垂暮之感。其实,人的这种感觉在秋季就已经生成了,“寒蝉凄切……骤雨初歇”,宋代词人柳永在秋季的阵雨中就感受到了一种凄苦之情。只不过到了冬季,寒蝉都不见了,骤雨也少有,多是绵绵冬雨和黑沉沉的天幕。冬季充满寒意的气候,以及由这种气候造就的物候现象(枯树,荒草等),容易诱发多愁善感者的“情绪感冒”。
据医疗气象专家研究,在低温条件下,人的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处于受抑状态,容易产生内分泌功能紊乱,从而导致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甚至会出现心慌心悸、失眠多梦等症状,这就是通常人们说的“低温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