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个宝宝怎么养脾胃呢脾胃强则安五脏家长
俗话说:“小儿若能四季脾旺,则不受邪也”,如果小孩子一年四季脾胃功能都很强,一般是不会得病的。可是孩子的脾胃幼小娇嫩,不像成年人的那么强健,生活中的很多细节,先天条件、乍暖还寒、饮食不当等等,都对孩子的脾胃影响很大。
常见孩子脾胃失调的原因
1、过度喂养。孩子对自己的食量不是很有概念,尤其是一些不挑食的乖宝宝,基本上大人一直喂,他就会一直吃,很容易把孩子的脾胃撑坏了,出现积食。
2、营养过剩。有些家长总是担心孩子营养跟不上,给孩子吃很多营养品补剂,餐餐大鱼大肉,过多的营养会给脾胃带来很大负担,影响运化和吸收。
3、先天不足。妈妈如果在孕期里不太注重饮食,吃得太凉、太油或者太重口味,就有可能造成宝宝的脾胃先天不足。还有早产、剖腹产的孩子,脾胃功能往往也都比较弱。
4、生理性不耐受。孩子的脾胃发育是一个缓慢的过程,3岁的孩子脾胃功能都还很弱,像牛奶、大豆里的大蛋白分子,孩子是“享受”不了的,有些孩子还会有乳糖不耐受的症状,家长不注意长期给孩子喂食一些不耐受的东西,也会损伤到孩子的脾胃。
上面这4点,基本上就是孩子脾胃失调的所有可能原因。不过家长带娃过程中是很难留意到这些细节的,往往是生病去医院了,知道孩子脾胃失调了,才回过头来追溯这些原因,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们尽早知道孩子的脾胃状态呢?
给你一张自查表,孩子脾胃好坏,一看便知:
看舌苔:舌苔是孩子的晴雨表,舌头厚腻,发黄,伴有阵阵酸臭,吃什么东西都没胃口了,是脾胃失调最明显的症状。
看鼻梁:如果孩子鼻梁上有青筋,说明脾胃运化不畅,湿气上行淤积在鼻梁上了。有些孩子一出生就有,是先天不足,有些孩子突然就出现了很久都不散去,是体内有了积食。
看大便:孩子的大便不规律、不成型,有时候便秘,有时候又腹泻,是肠胃功能紊乱的表现。体内积食的孩子,大便的气味酸臭,特别难闻。
脾胃强则安五脏!家长给娃养脾胃,不打针、不吃药,试试这2招
脾胃强则安五脏,孩子的脾胃是后天之本,联系着体内的五脏六腑,如果孩子的脾胃虚弱,或者功能失调,就会影响到孩子的身体各部。不过想要给孩子养个好脾胃,靠打针或吃药肯定是不行的,那是脾胃已经出现问题了,不得已才做的事情。家长还是平时多下功夫为好,或许可以试试食疗和按摩。
1、巧食山药健脾胃
很多人会用山药煮粥给孩子养胃,效果似乎不那么明显,其实只要稍微加点甜苏末,调养脾胃的作用就会好很多。山药去皮蒸熟之后,碾成泥,加粳米和清水一起煮成粥,晾到接近室温的时候,加一点甜苏末进去,口味好多了,营养也更加丰富。甜苏末跟山药混合粥之后,不仅养脾胃,还能促进胃里的益生菌繁殖,帮助孩子更好地消化食物、吸收营养。
2、捏脊摩腹不能少
孩子的脊背、腹部,分别在脾胃的前后方,没事多给孩子捏一捏、揉一揉,总共不超过10分钟,很简单的小儿推拿手法,就能带动孩子的脾胃运化,通经活络、益气养血,对清理孩子体内的积食有很好的作用。
调理孩子身体就是一场修行,考验的不仅是知识、技术,还有我们的信心、智慧,因此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成长,才能真的改变孩子体质,这是我们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