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区铁山镇电器维修住新房养鸡羊看大足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近年来,通过扎实举措推动贫困残疾人脱贫。一批身陷贫困的残疾人,在系列扶残助残政策帮扶下,重新燃起生活希望,奋发脱困,书写出人生新篇章。上游新闻记者近日走进大足区中敖镇洪溪村,看贫困残疾的唐文彬一家是如何乘风破浪携手奔小康的。
住进新房,邀请“亲家”做客有了底气
在大足区中敖镇洪溪村,从崖上沿S型土路往下走,崖半腰就是唐文彬的家,四间砖混房建在一处缓坡上,一眼望去绿树成荫。
村民唐文彬早已在门口等候了。唐文彬今年53岁,有肢体残疾,与儿子唐波一起过日子。
说起以前,唐文彬连连摇头。“我自己的房子垮了,以前都是借住在别人家里,感觉自己什么都没有了,愁得一晚一晚睡不着觉。”唐文彬说,绝望之际,政策来了。2017年大足区实施危旧房改造,他家的3间平方就是那时修好的,另外一间,则是今年5月竣工的。今年修好的这一间,是厨厕一体的房子,厨房在前,厕所在后。
“以前我都是在院坝里支一个铁炉灶弄饭,用砖头了木块支撑着,夏天做饭一身汗,雨天做饭一身泥。雨水下得大的时候,要么把锅灶搬到屋檐下,要么干脆不做。”
来到唐文彬的新厨房,灶台、锅碗、柜子等一应俱全,还用上了电饭煲等电器。一墙之隔的卫生间,墙面地面贴了瓷砖,安装了冲水机、热水器和蹲便器等,除此之外,卧室里也添置了新床、衣柜等家具。
这间新房也让唐文彬有了底气增了颜面。“以前,儿子的女朋友来家里的时候,还要去邻居家洗澡。”唐文彬惭愧地说,“亲家”一直想来家里看看,但他一直找理由搪塞,厨房和厕所都没有,不敢邀请他们。“如今,有了这间房,就有了底气,可以邀请亲他们来家里做客了。”
养起鸡鸭羊,相当于天天都有收入
生活环境改善了,让唐文彬喜笑颜开。然而保障救助政策为残疾人兜底,终究只是“授人以鱼”。如何“授人以渔”,让他们一家凭借自己的努力,过上好日子?大足区残联为此想尽办法。
唐文彬告诉记者,儿子唐波重病让这个家欠下一大笔债务,病愈后唐波便去了成都打工。独自守在老家的唐文彬,也想通过自己的双手,缓解家里的压力。
在乡村,农业产业扶贫不失为一条好路子。除了建房,大足区残联又给唐文彬送来了200只鸡苗、20只鸭苗和6只羊羔,让他试着干家庭养殖,以此增加收入。
“咕…咕咕…快来吃粮食了。”唐文彬把这些家畜当成宝贝,精心饲养,村里的人也时常上门来看看,给他提供技术指导。鸡鸭在唐文彬的照料下长大,也给唐文彬带来了收获。
如今,每天唐文彬都能在鸡窝里、草丛里捡到鸡蛋。“正宗土鸡蛋,这个好卖的很,最多的时候一天可以捡30多个。”唐文彬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个鸡蛋1块多钱,上一次已经卖了500多元了,这相当于天天都有收入,等到鸡鸭出栏,又可以再收入一万多元,还有6只羊,也是一笔收入。
说话间,唐文彬又乐呵呵地坐到屋檐下抹起包谷,这些都是给鸡鸭留的粮食。“现在不愁了,越干越有劲,只要勤奋肯干,残疾人也能靠双手脱贫,过上好日子。”
年内完成3028户建卡家庭精准帮扶工作
乘着脱贫政策、靠着勤劳双手,唐文彬的生活开启乘风破浪。“我都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的!”看着新房子、点着卖蛋钱,朴实的唐文彬连声道谢。
唐文彬的幸福日子如何开启,要从今年3月说起,村里上门来走访,询问需求,随后,3月底,大足区残联一行到唐文彬家摸底走访。“当时,也没把这事当回事儿。”唐文彬回忆,一个月后,施工队来了,很快新房竣工了,再后来,鸡苗鸭苗也来了。
唐文彬只是大足区上千户贫困残疾人受益者中的一个缩影。
今年3月,大足区残联“兵分四路”,历时近两个月,对大足全区经济欠发达的中敖镇、高坪镇、三驱镇、珠溪镇、季家镇、铁山镇、高升镇等1443户“一户一残”“一户两残”低保家庭及“一户一残”建档立卡家庭,进行精准走访、调查、帮扶。
“精准收集,精准施策”大足区残联理事长黄秀荣说,残联工作人员进村入户,主要任务是查看贫困残疾人所住房屋是否漏雨、透风,有无厨厕,院坝是否硬化,生活必需品是否缺失等等,并一一登记造册,建好台账。
大足区残联一共8个工作人员,连财务人员也加入到下乡走访了的队伍里,四组人员平均每天走访160户,人均每天步行2-3万步。“我们的工作人员有的累病了,但是没有一个人停下来。”黄秀荣说。
“铆足劲儿,大家一起加油干!”大足区残联工作人员宾友剑也是一名听力障碍者,今年5月,他在走访中不慎被村民家的狗咬伤,近三个月过去了,腿上还能看到咬伤留下的痕迹。在不断的摸底走访中,工作人员也走成了专家,走进贫困残疾人家中,即可了解他们缺什么需要什么。“每户帮扶资金从300元到3万多元,我们为残疾人雪中送炭。”
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从今年7月开始,大足区残联将继续对第二批有需求的1585户入户摸底,并在今年内完成这3028户建档立卡家庭精准帮扶工作。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李舒 摄影 李化
来源: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