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一个宝宝囤货新手爸妈看过来养娃的囤货雷
宝妈怀胎十月,终于迎来了盼望已久的家庭新成员,手里早早就攥着各博主分享的各种囤货攻略和囤货清单的宝妈宝爸们,也开启了“买买买”的模式。我这个二胎宝妈也不例外,从大宝到二宝,准备的东西从吃的、用的、穿的等各个方面应有尽有,不计其数,所以入了很多坑。接下来就结合我的经验,说说养娃过程中那些要少囤或不囤的货品,给各位支持我的宝妈宝爸们提个醒,千万别踩这些雷,一定要合理理性消费。
少囤或不囤的榜单
1.奶粉
相信很多宝妈在准备待产包的时候都会为孩子准备奶粉,因为产妇刚生产后的二到三天才会有母乳的,一些宝妈宝爸担心孩子吃的不够,备产阶段就买了好几大桶的奶粉。我生大宝的时候也是准备的大桶奶粉,但发现真的用不完。我是第二天就有了母乳,大宝除了第一天喝了一点点奶粉,之后就没用上,而且奶粉的保质期一般是开罐2-3周,这样导致基本整桶的奶粉就浪费掉了。所以在生二宝的时候,我就只准备了一小桶奶粉,事实证明我的决定是正确的,这一小桶奶粉也是足够的,新生儿奶量特别小,这小小的一桶也是够宝宝喝很久的。
再有一些混合喂养或是奶粉喂养的宝宝,可能存在蛋白过敏等问题,对于奶粉蛋白质的耐受性不强,只能喝完全水解奶粉或深度水解奶粉,如果前期囤购过多的正常奶粉,也是会造成这些奶粉的直接浪费,大把钞票就这么随风去了。
建议:由于宝妈的个体差异,母乳出奶时间和奶量的不同,建议在备产期准备1-2小桶的奶粉;混合喂养或奶粉喂养前期,要少买奶粉试用,多观察宝宝喝奶后状况,确保没有过敏问题后,再进行囤货,避免造成浪费。
2.纸尿裤
纸尿裤肯定也是新手爸妈囤货的主要商品,很多时候都是一次性买3-4包或整箱有很大的优惠活动,宝妈宝爸就会赶上活动多囤一些。我家大宝小的时候,我也是成箱成箱的囤货,但孩子在0-1岁的成长速度是特别快的,特别是S码、M码,大宝穿的时间是很短的,因为我家大宝在不到9个月就10公斤,直接穿上了L码,之前多囤的S码、M码剩下很多,最后只能送人。而且随着宝宝生活规律的养成,我家大宝在16个月左右,白天就不穿纸尿裤了,可以自己尿尿,导致16个月以后的纸尿裤用量特别少,基本上就每天一片晚上用。大宝18个月的时候,晚上也不会尿湿纸尿裤,干脆就彻底不穿了,我清晰的记得当时还有两大箱XL的纸尿裤没开箱直接送朋友了[流泪][流泪][流泪]。
建议:纸尿裤每次购买不要超过两包,M码一定一定一定要少备。当孩子到14-18个月后,根据宝宝的纸尿裤的实际用量进行囤货,每次购买一包即可,避免出现闲置浪费现象。
3.宝宝很久以后才能穿的衣服
新手爸妈最好囤的除了奶粉、尿不湿以外,最爱囤的还有光鲜亮丽的衣服,每每想起自己的宝宝精心打扮后的漂亮模样,就会心中暗暗窃喜,买了宝宝当下能穿的衣服不说,恨不得把第二年第三年的都囤出来。我家大宝是女孩,我经常逛街或在网上看见心仪的服装鞋帽,哪怕大很多,我也会买下来,考虑以后再穿。但很多衣服到孩子大一点的时候,反而小了或者是季节不对,根本没办法穿。记得一次我给孩子买的冬季穿的UGG靴子,当时买的时候就很大,合计孩子第二年冬季穿,结果孩子长大特别快,第二年冬季的时候鞋子还没穿就小了,直接转给了弟弟的小孩。
建议:很久以后宝宝才能穿的衣服要少买或不买,要结合孩子的生长情况,考虑季节因素,酌情选购。
4.除了维生素D外的任何药品
新手爸妈大多都会让孩子补充维生素D3,这个是很好的促进钙吸收的药品,也有很多新手爸妈除了维生素,还担心孩子会突然生病,囤了很多药品,退烧的、止咳的、治感冒的、鼻塞的、调节肠胃的、还有各种营养药品等等。其实宝宝的成长过程,如果一旦有生病现象,大多宝爸宝妈都会第一时间去医院,即使用药,也是遵循医嘱,不能随便用药,宝爸宝妈辛苦囤的药品最后也会随着时间的推延而最后过期。
建议:除了维生素D3以外的药品要少囤或者不囤,宝宝一旦出现生病现象,要及时就医,遵循医嘱用药。
关于今天的话题,你还有什么想法吗?欢迎留言评论,一起交流。
我是雯文妈,一个专注孩子快乐阅读的80后二胎宝妈,让孩子爱上阅读和探寻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