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柚资讯网

当前的位置是:主页 >> 文化

养刚破壳的燕子宝宝萌鸟破壳鸟爸鸟妈带娃忙

时间:2025-01-06 来源网站:蜜柚资讯网

白额燕鸥父母经常一方在家看守,另一方到海岸边捕鱼,喂养幼鸟。

燕子幼鸟孵化后亲鸟共同饲喂,出巢后再喂五六天就可自己取食了。(本组图/柯玉坤摄)

眼下,厦门的鸟儿们迎来幼鸟出巢季,不少鸟儿升级为鸟爸鸟妈,开启“带娃”模式。厦门鸟友们带上“长枪短炮”,到我市多个观鸟地,在不打扰的前提下拍下鸟类育雏照,它们萌态十足,画面满满都是爱。

“端午左右,白额燕鸥小崽陆续破壳,可忙坏了鸟爸鸟妈。”在市观鸟协会会员柯玉坤拍摄的一条视频中,两只毛茸茸的白额燕鸥小崽在干净的沙滩上嗷嗷待哺,鸟爸衔着一条小银鱼俯冲而下,鸟崽张大嘴巴一口接下……“白额燕鸥雌雄成鸟轮换着看护小鸟和捕鱼。”柯玉坤回忆说,去年7月,他也曾在环岛路拍到白额燕鸥喂食小崽的照片,那时小鸟已经能飞,体型和成鸟差不多了,但鸟爸鸟妈还是坚持喂食。

“雏鸟分晚成和早成,白额燕鸥两者都不是,属于过渡型。”市观鸟协会秘书长林鸮解释说,像燕子、金翅雀这类属晚成鸟,出壳后基本没有行动能力,需要留在巢内由亲鸟悉心喂养,等出巢被看见时基本都已经比较大了。而像黑翅长脚鹬、灰胸竹鸡这一类早成鸟,一出生就可以随亲觅食,鸟爸鸟妈带起娃来就比较轻松,和常见的小鸡小鸭育雏差不多。而白额燕鸥等鸥类,虽然幼鸟本身挺“早熟”,可亲鸟却格外“宠娃”,照着晚成鸟的方式“带娃”,因此被称为过渡型。

不仅幼鸟有早熟晚熟之分,在鸟类的世界里,谁“带娃”也有讲究。一雌一雄成对的鸟类通常是共同育雏,像鸡这部分“一夫多妻制”的鸟大都由雌鸟育雏,而如彩鹬等少数“一妻多夫制”的鸟类是由雄鸟育雏。还有极少数如黑背紫水鸡等鸟类,则是群体共同育雏,十分有趣。

(厦门日报记者 刘少敏)

来源:厦门日报

财讯投稿

今日财富编辑部

中国民族博览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