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柚资讯网

当前的位置是:主页 >> 文化

海洋宝宝怎么养越大广东蓝圆鲹人工繁殖和苗

时间:2025-01-06 来源网站:蜜柚资讯网

4月29日,广东水产学会组织专家在惠州市大亚湾,对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中山大学共同完成的“蓝圆鲹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技术”成果进行评价。专家组在察看现场、听取汇报并审阅相关材料后,经质疑与讨论,评价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蓝圆鲹是暖水性中上层鱼类,具洄游习性,喜结群,主要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在我国多见于东海、南海近海海域。作为广食性鱼类,蓝圆鲹以浮游于海面的甲壳类幼体、磷虾和桡足类幼体为食,成群结队逐浪而食也让蓝圆鲹得名“巴浪鱼”。作为重要的经济鱼类,蓝圆鲹是灯光围网的主要捕捞对象之一,近年来捕捞量呈现递减趋势。蓝圆鲹的发育周期较短,1 龄就能达性成熟。

2023年,在省农业农村厅的统筹指导下,培育团队开始致力于突破蓝圆鲹人工繁育技术,探索了蓝圆鲹的驯化、亲本强化培育方法,开发了有效的人工促熟和催产技术,构建了人工繁育群体,获得批量受精卵,孵化出仔鱼240余万尾。

同时通过探索鱼苗开口饵料、活饵料配比序列、配合饲料驯化、水质管理和疾病防控等条件,构建了蓝圆鲹工厂化和高位池育苗技术体系。培育团队开展了多批次的工厂化育苗和高位池生态育苗工作,共培育出全长3~5cm蓝圆鲹鱼苗8.22万尾。

蓝圆鲹肉多刺少,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近些年,在福建部份地区出现了小规模的人工养殖蓝圆鲹。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人工养殖蓝圆鲹价格是野生产品的近10倍,是少数养殖产品比野生产品更受市场欢迎的水产品种之一。培育团队进行了人工养殖与野生蓝圆鲹营养成份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人工养殖蓝圆鲹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野生蓝圆鲹,不饱和脂肪酸占比也显著升高,因此,人工养殖蓝圆鲹营养价值更高,口感更丰富。

但目前人工养殖蓝圆鲹的种苗来自于野生捕捞,季节性强,可控性低,过了蓝圆鲹的自然繁育期(3-4月),将陷入无苗可养的境地。开展苗种培育,进一步推动蓝圆鲹人工养殖具有重大经济价值。蓝圆鲹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技术的突破也为广东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提供了新的潜在适养品种。

发展现代化海洋牧场,打造“粤海粮仓”,是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践行大食物观,实现“藏粮于海”的重要举措,是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有力抓手。培育适合海洋牧场养殖的深远海鱼类,开发新的适养品种或者人工培育珍稀鱼类品种,实现养殖品种多元化,是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的重中之重。2023年以来,广东省全面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大力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卵形鲳鲹、硇洲族大黄鱼、高体鰤、黄金鲹等一批深远海重要经济鱼类人工繁育技术不断取得突破。

为进一步丰富现代化海洋牧场适养品种,有效拓展深远海利用空间,日前,广东省谋划推出了“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适养品种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吸引全国顶尖海水育种团队来粤联合攻关,助力全省海水种业建设;同时,公布一批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创新技术项目,聚焦金枪鱼、硇洲族大黄鱼、章红鱼等12个现代化海洋牧场潜力品种,推动一批企事业单位在海上开展养殖技术创新与示范,确保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选有好鱼、育有良种、养有良方”。

来源:海洋与渔业杂志

记者:周礼雄

石化技术杂志官网

新晋商官网

色彩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