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柚资讯网

当前的位置是:主页 >> 文娱

养生吧百度贴吧养生吧人间值得

时间:2024-04-28 来源网站:蜜柚资讯网

人这一辈子,说长不短,有时是漫长无尽的难捱,望也望不到头,而有时则是欣喜无限的飞快,紧握双手却攥不住分毫。可绝大多数人都会在不久的后来真心诚意地叹一句,人间值得。

是啊,人生多么好,多想长留在其间。

所以从古至今,人类的课题便始终有养生这一项,尽己所能地多享受些这纷繁美丽的人间。

古代文人甚至总结出养生八法:陆游的睡眠法和吟诗法、苏轼的静坐法和逸游法、陶弘景的散步法、沈存中的沐浴法、高濂曾的闲赏法、倪瓒的卧游法,各有其道,不一而足,在悠长生活中陶冶情操、修身养性,颇得益趣。

汉代是养生极具代表性的时代之一,全民风靡追求长生,养生是郑重的头等大事,从皇帝到平民,上行下效蔚然成风。汉武帝令人制作了象征蓬莱博山的中国第一名炉——博山炉。汉武帝尤为喜爱博山炉,未央宫处处可见其袅袅仙踪,甚至送了自己姐姐一顶尊贵的鎏金银竹节铜熏炉作为大婚礼物,以表长生极乐、福运绵长的祝福。

▲汉 博山炉

《考古图》载:“香炉像海中博山,下盘贮汤使润气蒸香,以像海之回环。”居于室内,点一炉熏香,青烟袅袅回环缠绕,如处仙境一般,凝神静气,身心皆得一瞬超脱,可谓高级养生手法了。

还有一款神秘的帝王酒具也可从中窥见一斑。国人爱饮酒,历朝历代酒具花样更迭。卮,作为周秦汉晋普遍使用的饮器:圆筒形器身、直壁、深腹,有环形鋬耳或半环耳,有些有盖,有些无盖,底部有三矮足,虽看着有些奇特,但很实用且美观,风光一时无两。

▲汉 铜鎏金卮 故宫博物院藏

汉时,铜卮、漆卮比较常见,而玉卮则实属罕见了。《汉书·高帝纪》载:“上奉玉卮为太上皇寿。”可见玉卮并非普通的饮酒器,而是皇室贵族最为喜爱使用的顶级奢侈品,用于隆重的场合或酒宴。

说玉卮是顶奢,可不是无凭无据,首先在于用料,自古玉就是来之不易的珍贵材料,所以古人在玉器制作中必然不肯浪费任何一点玉料,但玉卮的制作却需要掏膛深腹以满足使用时注酒的用途,势必要损耗大量的玉料,如此的珍贵程度,奢侈真不是说说而已。

卮产生于战国,流行于汉代。法家经典《韩非子》中曾道:“今有千金之玉卮,而无当,可以盛水乎

农业技术与装备编辑部

?”其中的“千金之玉卮”也说明了玉卮在先秦时期的稀缺和贵重。

▲汉 玉卮 徐州博物馆藏

徐州狮子西汉楚王墓出土的玉卮,由半透明的和田玉制成,温润光亮。器盖、器身以子母口相扣合,盖上中心透雕翻卷柿芾花瓣,瓣心饰葵心纹。盖面四周凸雕三枚柱状纽。器身呈筒形,口略大,下有三兽形足,挺拔而不失稳重。口沿及底边各有一卷云纹饰带,其间满饰勾连雷纹,整洁而优雅。

▲盖上中心透雕翻卷柿芾花瓣

而玉卮所揭示的不仅是当时统治阶级的奢靡,更反映出汉代独特的社会文化与贵族阶层的人生追求。汉时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信仰和主流思想是黄老之学,衍生出了长生不老之术。有这样的时代背景,便会造就一批极具时代特色的器具。从《诗经》到《史记》都有关于“以玉养生”的记载。

玉卮作为独树一帜的古代玉器,与尊贵和养生相生相伴一整个时代

现代农机网站

,及至如今,它承载的中华文化对玉的推崇和养生的精神内核被沿袭下来,以其极高的历史价值与艺术形象在我们当下生活中继续发光。

▲长乐未央·水晶杯 一座移动的博物馆出品

饮酒为乐,而喝茶养生。茶亦是我国一项传统文化,喝茶不仅具有一些养生的功效,品茶如品心,文人雅客也往往通过喝茶来修身养性。“或饮茶一盏,或吟诗一章”,得心静神清,有闲趣调剂,生活有滋有味。

当代人的养生,不过寻个方式拾得人生之乐,缓解生活的繁重枯燥,辟出一片小天地,得以休养生息,积蓄力量后以更饱满的姿态为人生“续杯”

国际援助官网

。正如古老吉语所言:“长命守富贵,偕老享天福。”人生是积累并体悟的过程,好东西确实都在后头。

▲和光·茶具 一座移动的博物馆出品

90后似乎很得养生之趣,保温杯里常含枸杞,每天办公八杯水,按时按量毫不敷衍,常备五谷杂粮、去火好茶,养心养性,佛系的不行。只因有个平和的心态才能更好地承受生活馈赠的锻炼,遇事也能更顺心些,生命才能如芳华蔓长般常逢春意。

泡一杯茶,静一时心,易看清这世间百态。岁月浮金,平淡为真,经过时间淬炼,看透是必然,唯有不断富足的内心方能抵过一切变与不变,从而与这世界和谐共处,喜悦终是常在心间。

▲长乐未央·铜熏炉 一座移动的博物馆出品

珍稀之物需珍惜之情,生命是如此,生活中的所有甚至微末更是如此,享受每一天的舒适自在,便是养生好时光。

养生并不是一种刻意的姿态,却是尊重生命与人生的优雅仪式,将养生融入生活本身,于幽微时蓄养能量,处灿烂时汲取光明

中国商论编辑部

,悠然长生,其乐无穷。人间确实值得,自己也值得。

声明:文中部分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需要,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