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招干货养出健康宝宝学会这三招让你不打不
这世间,不管你做什么工作,都要先培训再上岗,甚至还要先考试,过关了才能持证上岗。可唯独有一样工作不用,那就是做父母。有人认为做父母不需要学,养活孩子谁不会呀?事实上,养孩子真不是那么简单的,"养孩子"和"养好孩子"不一样。俗话说"生孩子容易养孩子难"。相信所有做父母的都希望给自己孩子最好的养育和成长环境,但又是因为现实原因力不从心,又是因为能力原因而焦头烂额,有时因为愿望迫切却教养不得法导致事与愿违.....有道是:养儿的烦恼千篇一律,成功的父母万里挑一。今天给大家介绍几个教养孩子的良方,学会你也能做成功的父母。
1、 学会爱
要会爱孩子,看到这里,可能有的人觉得我很无聊,给为人父母者讲爱,太可笑了,还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么?这还要学吗?是的,要学,爱,是一门艺术。常有家长说:"老师,你说说她,这孩子我对她好她不知道好,爱她跟害她一样"!最近一个这样说的家长情况是这样的,这个孩子自幼学习成绩一般,小学、初中、高中都是念的本地最好的学校,考试的时候分数不够录取线花钱托人也要上,最近因为在学校玩手机被老师发现,老师通知了父母,父母把孩子带到家里说了几句孩子立马躺床上不起,还和父母吵架说学习不好的原因都是怪父母,怨父母让他进这个重点学校,没有好朋友,不想学习。说实话这孩子不尊重父母的态度我都有些看不下去,不反思自己的行为还狡辩,可仔细想想,这难道不是他父母长期毫无节制的溺爱的后遗症吗?父母的爱,能载舟亦能覆周舟,而它的分界,就在于爱的是不是适度。
怎样的爱既能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还能给孩子精神温暖呢?给孩子自由和包容。比如在公园,孩子想要爬上台阶走高坡,妈妈大喊,"下来,小心摔着!"孩子刚想用泥土堆一个城堡,妈妈又喊,"太脏了,刚换的新衣服!"于是,孩子失去了探索和创新的机会,我们的爱让他失去了自由,圈住了他可能的发展。不但要给孩子自由,还要包容。我一个同学,人很要强,生活上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是个十足的好妈妈,女儿学习很用心,成绩也不错,夏天,每逢女儿写作业,她都给女儿煮绿豆水、削水果。冬天,给女儿准备热牛奶、暖被窝。但是她很少和女儿敞开心扉,她忽略了女儿可能更需要她母爱的包容。女儿竞选班长失败了,伤心地掉眼泪。她没有安慰,而是像领导一样"没事,我们找找原因,下次一定成功,"其实,对于心灵受创的孩子,现在最需要的是妈妈温柔的抚慰和无条件的包容,让她把坏情绪找一个出口,疗一疗伤。至于总结失败原因得等到擦干眼泪平静后再做。这样会让孩子误以为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只有做得好才配得到。久而久之,会形成过度防卫、不自信、讨好别人的人格特质。
2、 学会聊天
聊天要从小处着手,不要问"今天在学校表现好不好啊""练琴了吗""今天在学校做什么了",这样大的问题,孩子只能回答"好。""练了。""没做什么",孩子觉得空洞又无聊,没有交流的欲望,要改变问法,"今天在学校表现好不好?"变为"你们班上最多人喜欢的女生是谁呀?""练琴了吗"变为"你们班有没有其他男生学钢琴,他喜不喜欢练琴?""今天在学校做什么了"变为"你们男生下课最爱玩什么游戏呀,好不好玩?"这样的话题轻松,也表达了你的兴趣,易激发孩子表达的欲望,不会给孩子压力。和孩子聊天时要专注倾听,等孩子说完,不要急于纠正孩子的话语,更不要嘲笑他。有引导的话一定要等孩子说完,再找时间找方法巧妙引导他。有次儿子给我说他喜欢班上一个女生,还说班里所有男生都喜欢她,我说:"那你竞争对手挺多呀,要不咱家里的糖你给她带几块?"儿子摆摆手:"不行,那样全班人都知道了,"后来,他说:"我班另一个男生下课都找她玩,这个男生很渣,她眼光太差了。"还说:"他俩说一毕业就结婚,一个月生一个孩子。"我说:"那你怎么办?"他云淡风轻的说:"什么怎么办,他们都要结婚了,我还喜欢她什么呀,我等将来要找一个比她更好的。"
3、 学会管教
"养不教、父之过","爱"和"管教"绝不相悖,很多功败垂成的管教都败在了"不适度"上,怎样是适度的管教呢?首先,要立场坚定。比如,父母和孩子约定,先写完作业再看电视,而孩子刚写一会儿,就说累了,想看会电视再写,父母禁不住孩子软磨硬泡,让孩子看了会电视,结果,孩子又写一会儿说饿了,就这样,到该睡觉了也没写完。孩子虽小,但能嗅出管教上的"漏洞",如果父母没有原则,立场不坚定,那么孩子就会一直挑战你管教的底线。另外,管教孩子要立即、当时。不要因为爱面子其他原因,先迁就孩子,过后再管教。比如,带孩子到商场,孩子看到玩具不离开,要求买玩具,如果父母拒绝则撒泼打滚。这时候如果大人碍于面子息事宁人,满足他的无理要求,那么一则孩子敏感的心会知道面子是我们的软肋,一次得逞以后还会用这个来制约大人;这个坏的模式就建立起来了。二则过后管教由于没有了当时的情境,孩子能感受到的规整强度会削弱很多,甚至她正玩在兴头上根本就听不进去。那对于这种情况怎么办呢?我有次和表妹一起逛商场,小外甥非要买一个机器人,可是还不到儿童节,她们约好了儿童节买一个玩具的。小外甥说:"我要买这个机器人,"表妹说:"哦,你可以先选好,等儿童节再买,"小外甥又大声说了一遍,表妹把他拉到一边,看着他眼睛郑重的说:"宝宝,我们约定好了,到儿童节再买。"小外甥开始哭,表妹反倒更云淡风轻了,说:"哭也没有用,你以为你一哭妈妈就听你的吗?"小外甥自觉没趣,一会儿收住哼哼跑前面找哥哥了。我暗暗佩服表妹,她既没有给孩子的胡搅蛮缠激怒,又没有给孩子的哭声打败,不急不躁,就事论事,温柔坚定地表达了:1、没到买机器人的时候;2、哭没有用;3、我当家。
作家龙应台说,做父母的有效期是10年,在这个有效期内,父母多些陪伴,少些浮躁,多些冷静、少些急躁,多些方法、少些盲目。定能陪孩子一起快乐地成长。不光收获一段美好的亲子时光,也能养成一个优秀的孩子。
欢迎关注我--妈妈帮哦,为您分享更多家教干货,以二十年的教育经验,帮您解开教育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