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年前的育儿知识有哪些1952年的教育
今天,果果妈上网,无意间看到一组1952年的教育海报,简单明了,实操性强,简直令人震撼。
子女不可溺爱,也不可不爱;
失去了爱,性情暴躁;
体罚责骂,不是教育;
适度的爱护,儿童身心健康。
如何教育孩子,开篇这几句话为父母树立好正确的教育观,
为人父母,太过严厉,孩子有规矩但没自由,父母挂在嘴上:我要你怎么做,你就得怎么做;
为人父母,太过骄纵,孩子有自由但没规矩,父母常说: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为人父母,正面管教,孩子有规矩有自由,父母引导行为结果:在尊重别人的前提下,你可以选择。
父母恰到好处的爱,犹如浇花,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李玫瑾教授说:一个人如果在小时候没有被善待过,就别指望他成年后会善待这个社会。
婴儿最早的安全感和情感,主要来源妈妈温暖的怀抱。
只有感受过爱,才会懂得爱;
懂得人类之爱,才更能体会别人的感受。
想要你的孩子富有同情心,那就多抱抱他!
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小时候说的一句话:我家有个地球(西瓜),妈妈一刀就把它切开了。
身边很多小伙伴都觉得我在吹牛,老妈直到现在,提起这个事情还不忘嘲笑我一句:你把牛皮都吹破了!
对一个三四岁的儿童来说,没有吹牛的概念。
简单粗暴地扼杀孩子的想象力,有时候只是一句话的事情。
想涂鸦就尽情涂,喜欢做手工就做,喜欢玩泥巴就玩泥巴,别怕“弄脏了”,家里再干净卫生,也没孩子的想象力美妙。
宝宝被磕到了,奶奶会打桌子;
孩子不小心摔跤了,爷爷踩地板;
幼儿喜欢在公园探索,被家人喝止;
不经历磕磕绊绊,又怎会成长?
保护他一时,又怎能保护他一世,过度保护,是隐形的溺爱。
让孩子活在现实生活中,有勇气,无所畏惧。
曾看过一个外国的小故事,小女孩艾米不到一岁就会走路,一岁半的时候就不需要穿纸尿裤,两岁多可以自己吃饭,三岁前的艾米是大人心中聪明可爱的小宝宝。
没多久,她居然开始频繁尿床,把食物弄的到处都是,结果是,家里迎来了小妹妹,妈妈的关注和爱在艾米眼中都给了妹妹。
退化到婴儿的行为状态,是艾米潜意识里的竞争模式和获取妈妈关注的有效途径。
亲,别跟孩子一直讲道理,弟弟妹妹小,你大,要让着......
嫉妒是人的本能,成人尚且无法消除嫉妒,你怎么能指望一个孩子做到圣人般的姿态。
尽量做到一碗水端平,如果很难做到,那么请适当倾斜给老大。
因为大的心智发育更早,对父母的爱需求更大,老二尚在襁褓中,需要的吃喝拉撒更多。
前几天,果果妈给侄女买了一个玩具。
我妈说:你干嘛给她买,她现在还不知道珍惜,经常把玩具拆开,弄坏。
这点上,作为长辈,很糟糕,不允许孩子破坏玩具。
当你的孩子把堆砌好的积木,一巴掌掀翻,你该高兴,他终于开始钻研事物是如何损坏的。
孩子的行为背后都有各种原因,千万别一刀切,随便辱骂,适当的破坏是孩子对世界的另一种探索和理解。
“妈妈,我是哪儿来的?”直到现在很多父母都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早在1952年的时候,教育海报就告诉父母答案了:
不要随意捏造故事欺骗儿童,可以用小猫小狗比喻解释生育的事实。
既避免了尴尬,也普及了知识,实在高明!
“死”这个字一直是成人不愿谈及的,就好比我婆婆忌谈一切生老病死的问题,仿佛人就不该生病。
但其实树立正确的死亡观,会让孩子懂得同理心,珍惜生命的来之不易,继而才会善良。
这个沉重但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可以仿照上面“性教育”的做法类比。
大自然界的花花草草的发芽,盛开,枯萎,坠落......
《红楼梦》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世事洞明,万物自然,皆是道理!
优秀的教育方法并不是简单的长篇大论,而是蕴含在朴素的生活中。
当你不知道该如何教育的时候,不妨看看这8幅图画:正面管教,永不过时。
喜欢我们的文章记得点赞、转发和收藏
有什么想说、想问的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小果君将及时为您回复解答
- 上一篇:阿兵电器维修炒锅儿时最喜欢的早餐之一越嚼
- 下一篇:北大冯老师育儿这样的家庭看似正常